English

“热爱大西北的北京人”找到了

1998-02-2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周晓曲 我有话说

编者按本报自2月18日刊发兰化研究院给本报的来信“‘一位热爱大西北的北京人’,您在哪”,以及随后的连续报道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广大读者来信来电对这种慷慨捐助科研事业的高尚行为表示赞扬和关注。为了找到这位令人尊重的“北京人”,了却读者的愿望,编辑部一直在关注着这件事的发展。2月24日,记者通过这位“北京人”留给邮局的呼机号,同他再次取得了联系。在诚恳的邀请下,他终于答应和记者见面,条件是不得问姓名。25日,记者与他见了面,并将见面情况写成此文,现刊发以飨读者。

2月25日,上午10点,北京金都假日饭店。一位身着黑色皮夹克、下穿蓝色西裤、肩挎一个普通黑包的30多岁小伙子,走进了大厅。根据电话中的约定,记者判断他可能就是那位“北京人”,看来和报道中描述的模样相差无几。记者迎上去问:“你是那位‘热爱大西北的北京人’吗?”“你是光明日报记者周晓曲。”我们笑了笑,随着服务小姐的引导来到咖啡厅。

没有什么客套,记者开门见山问道:“你无私奉献的行为让人钦佩,能不能更详细地谈谈你的想法?”

“这件事其实很平常,如果发生在三四十年前,也许不足挂齿。为什么今天会引起一些反响,我想,有反响,这表明我们的社会还是向往美好,崇尚美好的。”

他款款道来:“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5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都在科研单位工作。从小我就看到他们是怎样兢兢业业工作的,那是真的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他们的行为对我影响是很大的。我在国内上小学、中学、大学,后来进了外企。再后来就是出国回国。”

“为什么不留在国外继续深造?”

“一些朋友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我想,那是因为我在祖国找到了真理,我还会在祖国来实现它。”

他说:“过去,人们的追求比较简单,社会沉浸在讲奉献的氛围里。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伴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各种文化、观念也进来了,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遗憾的是追求享乐的人也多了起来,讲品德修养和提高自身素质被淡漠了,拜金主义成为一些人的生存目的。如山东泰安、云南红塔集团的个别领导人经不住金钱的诱惑,结果被金钱吞噬了灵魂。坑了国家也断送了自己的前途。记得在外企工作时我也曾为自己付出的劳动争过报酬,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对人生的感受,我觉得人一生唯有品德是万古长存的。像雷锋、孔繁森,他们无私的精神是永存的。”

“为什么选择兰化研究院作为捐款对象?”

“我去过大西北。那里朴实的民风,相对滞后的经济都在我心灵引起振动。同时我从各种渠道了解到兰化研究院的困难,了解到该院一些知识分子放弃大都市的繁华,把他们最美好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大西北,献给了科研事业。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付出感染着我、打动着我。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表达我对他们的一点点敬意。如果我有更多的钱,我会支持更多的单位,如果我是一个学生,只有一分钱,我就尽一分钱的力。”

“你有车吗?”

“没有。养车很花钱的。”

“能不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和单位,我保证替你保密?”记者最后问道。

“如果是那样就违背了我的初衷:我只是做了一件平常事。今天我答应来见你,也是想通过你告诉大家,我只是在做一个普通人做的一件平常的事情。我相信在我们的国家,还有很多人在用不同的方式报效他们热爱着的祖国。”

在与他谈话的两个多小时里,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句话:“一个人唯有德才是永恒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